事件舆评丨广州南站再现黑车宰客,如何监管黑车反复
2月21日,一位乘客从广州南站打车回广州大学,上车前,司机信誓旦旦保证他们是正规车队,行车途中,还特意展示手机上的计费页面。但到达目的地,却被收费281元,甚至称因乘客未遵守交通规则,坐后排没有系安全带,还出示了“被罚”短信,需要额外再支付300元“罚款”。乘客起初坚决拒绝付款,可司机情绪激动,让其心生恐惧,无奈之下共支付581元。2月24日晚,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报称,通过连续4个多小时大量调取视频监控及过往投诉信息进行比对,最终锁定嫌疑车辆,并联合公安部门于当日19时成功查获涉事车辆和涉事司机。
事件曝光后,相关话题#广州南站再现黑车宰客##女大学生打车18公里被收581元##官方通报女生打车18公里被收581元#等话题陆续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单,引发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讨论,光明网、中国经济网、澎湃新闻、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该事件进行报道。
01
舆情趋势 / Boryou
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J9九游会中心数据显示,2月21日0时至2月27日20时共监测到相关信息18975条。
1、舆情走势分析

舆情走势图
通过舆情走势图可知,相关话题自2月22日曝光后一直处于低位,24日当地媒体介入曝光后,热度不断攀升,于当晚至次高峰,随之热度下降;24日22时30分左右官方发布通报,25日凌晨广东新闻网、大皖新闻、华商报等媒体大量转载,热度迅速上升,其舆情声量在2月25日11时左右攀升至最高,相关信息传播量为777条,随后舆情热度波动下降。
2、信息来源分析

信息分布比例图
从信息分布情况看,监测时间段内,监测到总信息18975条,客户端是主要传播平台,共9345条(占比49.25%)、视频7321条(占比38.58%)、微博1806条(占比9.52%)、互动论坛225条(占比1.19%)、微信174条(占比0.92%)、网站103条(占比0.54%)、数字报101条(占比0.01%)。
3、关键热词

关键词云图
从关键词云图来看,本次事件讨论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“司机”“广州南站”“支付”“黑车”“宰客”等。
02
舆论观点 / Boryou
网民观点
1、对黑车宰客行为的强烈谴责。
多数网民认为司机以“未系安全带罚款”为由敲诈勒索的行为恶劣,是典型的黑车宰客套路,利用乘客的恐惧心理进行威胁。
@老朋友164015974:他的这个行为,已近不是敲诈勒索的问题了,应该是恐吓抢劫罪了。
@jettagtx9797:以营运性交通工具敲诈勒索罪立案,可以刑事诉讼。
@欢乐民生记:宰客行为过分,尤其是对无收入学生,应严惩不贷!
2、批评广州南站的管理问题。
网民指出南站网约车接驳区域存在指引不清、标识不明的问题,导致乘客难以快速找到正规车辆,被迫选择黑车。同时司机为避免收费不愿进入接客区,加剧了站外违停揽客乱象。
@天天:广州南站不知道怎么回事打不到顺风车,很多顺风车不敢去。
@用户闲聊渡余生:南站的管理确实比较差,黑车横行泛滥。。
@闲云野叟:黑车是个老问题,说明车站的社会状况治理不给力,不法分子就是知道你治安管理不到位,正好趁机坑害消费者。
3、对女性乘客安全的担忧。
网民对乘客的遭遇表示同情,认为年轻女性独自乘车时更容易成为目标,需加强安全防范意识,并提出自我保护建议。
@淇淇de大果儿:出门在外,安全第一。偷偷录下视频或者照片,反手一个报警,这种人必须得有人处理,不然不知道宰多少小姑娘。
@自由芒果5B:广州南站不正规的拉客车对女大学生太不安全了,南站应该负起安全管理车辆责任,应该干走不政规的拉客车,南站不要争不政规车辆的钱,如果以后最有不政规的车辆从南站开出乘客不管发生了什么事,都要南站负最大的责任 管理不善
@云之灵海:还是找正规出租车或网约车,别的不要坐,放心点。
4、质疑为何类似事件频发。
网民与此前“乘客反映在广州南站打车66公里被收800元”事件关联,质疑为何类似事件频发,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,而非“运动式执法”。
@湖边风筝:一样,我春节前去广州打车也是被坑了,app上四十多,打车100多。广州的高铁站打网约车不方便,出租车乱加价。
@杂家谈:交通执法部门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理此次事件表示赞赏,这体现了政府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。呼吁政府部门继续加强对客运市场的监管,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行为,确保市民的安全出行。此外,相关部门对涉事司机采取严厉措施,希望以此警示其他司机不要违反规定乱收费。 。
@杂聊愉神:交通、公安部门必须严查严惩乱宰客、乱收费行为,绝不姑息。必须加大打击力度,对那些开黑心车收黑心钱,伴有恐吓敲诈,有损地方政府形象的违规违法者,决不手软,吊销驾照,没收工具,终身禁驾,并移送公安依法处理。
媒体观点
1、极目新闻:大学生打车18公里被收581元,黑车为何如此嚣张。
广州南站黑车横行,也是一个老话题。而且,就在“18公里路程被司机收取581元”一事中,相关部门通报,根据“过往投诉信息进行比对,最终锁定嫌疑车辆粤AA01XXX”,说明这名司机可能是惯犯。因此,对窗口地段黑车的治理,不能陷入“头疼医头”的困境中,应该综合施策,加大打击力度,全方位进行管理。比如,在乘客打车高峰期间,能否做好正规车辆的调度工作?对“黑车宰客”的行为,是否涉嫌敲诈也应该严肃对待。同时,在出站口等地方,应加大对乘客的提示和警示力度等。
2、金羊网:广州南站黑车乱象久治不愈,背后原因值得追问。
实际上,广州南站等交通枢纽黑车问题引发关注已经是反反复复的事,而相关整治行动也此起彼伏。除了大张旗鼓的专项整治行动之外,相关部门也曾多次作出持续严查各类道路客运违章、针对性部署执法力量开展整治等表态。这就让人不禁要问:既然如此,黑车乱象又为何难以消除?背后有哪些障碍因素?哪些事需要进一步做好?概而言之,广州南站、白云机场等交通枢纽站场黑车问题必须想方设法根治,不能任之隔三差五就闹出事来,因为这关系到城市法治和城市形象。
3、广西新闻网:铲除黑车宰客“毒瘤”需综合精准施策。
此次事件发生后,当地部门迅速查获涉事车辆和司机,并发布通报,后续将依规进行处罚,其行动不可谓不坚决,彰显了相关部门打击黑车宰客行为的决心。这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有力维护,也向公众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,即任何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处理。但深入探究之下,相关部门也需深思,为何黑车能在车站附近公然拉客?日常监管中,是否存在死角和盲区?进一步而言,这起事件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次侵害,也是对出租车行业监管、行业自律和公众安全意识的一次考验。对窗口地段黑车的治理,不能总是陷入“头疼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困境中,而应量体裁衣地综合施策,切实加大打击力度,全方位进行管理。
03
舆情总结 / Boryou
大学生从广州南站打车18公里被收581元并非个例,2月18日,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就通报了一起“乘客在广州南站乘车前往中山市66公里路程被司机收取800元”的情况。一周内曝光了两起类似案件,且在网友的新闻跟评中,吐槽广州南站黑车的网友同样不少。广州南站黑车问题的反复暴露,反映出单一执法手段的局限性及综合治理的迫切性。
政府部门需强化执法力度,对多次违法或涉及敲诈的司机,提升处罚层级,并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刑责;同时建立行业黑名单限制其从事客运服务,并通过公开曝光形成社会监督。
车站应优化管理、明确标识与指引,在出站口滚动播放黑车宰客案例及防范提示,重点提醒学生、老人等群体选择正规平台车辆,并留存行车记录。
此外,网约车平台应要求平台加强司机资质审核,对频繁绕路或投诉的司机采取限单、封号等措施,并优化夜间运力调度。
总之,相关部门、车站、行业等应联合治理,通过“重罚震慑+管理优化+公众参与”的组合拳,切断黑车利益链,同时提升城市交通服务的规范性与人性化水平,避免“通报-查处-再发案”的恶性循环,真正保障乘客权益与城市形象。